當前位置:首頁 > 漢語知識 > 成語故事 > 正文

三顧茅廬
成語故事

三顧茅廬11.jpg

一、解釋

        “三顧茅廬”是一則來源于歷史故事的成語。該成語的原本意思是指東漢末年,劉備三次到諸葛亮所隱居的茅廬(草屋)邀請他出山輔佐自己的故事。在這個故事中,劉備三次誠懇地邀請諸葛亮,才最終打動了他,使他愿意出山相助。

二、出處

        這個成語的出處來自于三國時期蜀漢丞相諸葛亮的《出師表》。諸葛亮在這篇表文中寫到:“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于草廬之中。”這段話后來就被人們概括為成語“三顧茅廬”。

三、來源

        這個成語的來源是基于中國歷史上的一個真實事件。在東漢末年,天下大亂,曹操坐據(jù)朝廷,孫權擁兵東吳。而劉備為了能夠在這樣的亂世中立足,實現(xiàn)自己的宏圖大志,就到處尋訪人才。當他聽說諸葛亮是一個有學識、有才能的人時,就決定親自去邀請他出山輔佐自己。劉備三次上山,才最終打動了諸葛亮,使他愿意出山相助。

四、引申意義

        “三顧茅廬”這個成語在現(xiàn)代漢語中的使用已經(jīng)不再局限于其原本的歷史故事背景,而是被引申為誠心誠意地一再邀請或求教。它常常用來形容某人為了達到某個目的而多次誠懇地邀請或請教他人。

五、比喻意義

        這個成語的比喻意義是誠心誠意地一再邀請或求教。它比喻那些有恒心、有毅力、有誠意的人,在追求自己的目標時,不怕困難、不怕挫折、不怕失敗,而是一次又一次地努力嘗試,直到成功為止。

六、近義詞與反義詞

        近義詞:禮賢下士、草廬三顧、茅廬三顧等,均表示對人才的尊重和誠意邀請。

        反義詞:拒之門外、傲慢無禮等,則表示對人才或他人的不尊重或忽視。

七、辨析

        在使用“三顧茅廬”這個成語時,需要注意其語境和含義。它通常用于形容那些有誠意、有毅力、有恒心的人在追求自己的目標時所表現(xiàn)出來的精神和態(tài)度。但是,在一些特定的語境下,這個成語也可能會被誤解為過于糾纏或固執(zhí)己見。

八、文化內(nèi)涵與智慧

“三顧茅廬”這個成語所蘊含的文化內(nèi)涵和智慧是非常豐富的。首先,它表現(xiàn)了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對于人才的尊重和重視。在古代社會,人才是非常稀缺的資源,因此那些有學識、有才能的人往往會受到格外的尊重和禮遇。其次,“三顧茅廬”也表現(xiàn)了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對于恒心和毅力的重視。在這個故事中,劉備為了能夠請到諸葛亮出山相助,不惜三次上山誠懇邀請,這種恒心和毅力是非常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鑒的。最后,“三顧茅廬”還表現(xiàn)了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對于誠意和信任的重視。在這個故事中,劉備之所以能夠打動諸葛亮,使他愿意出山相助,關鍵在于他的誠意和信任。這種誠意和信任不僅體現(xiàn)在他的言行舉止上,更體現(xiàn)在他的內(nèi)心深處。綜上所述,“三顧茅廬”是一則非常有意義的成語,它不僅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的一個重要典故,更是我們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可以借鑒和應用的一種智慧和精神。

三顧茅廬.jpg

九、故事

        漢獻帝建安六年,群雄紛爭。劉備攻打曹操失敗,只好逃到荊州投奔劉表。
        為了東山再起,成就功業(yè),劉備留心尋訪人才,他特地向荊州名士司馬徽請教何處有良才,司馬徽說:“此地有‘臥龍、鳳雛’,這兩人中只要得到一個,就可以安定天下?!?br/>        “臥龍”就是諸葛亮,“鳳雛”就是龐統(tǒng)。當時,諸葛亮隱居在襄陽城西20里的隆中,住在草屋中,靠種田為生。劉備的謀士也認為諸葛亮是一位難得的杰出人才。劉備決定邀請諸葛亮出山,幫助他爭奪天下。
        公元207年,劉備在張飛、關羽的陪同下,親自到隆中去拜訪諸葛亮。
        第一次去,諸葛亮不在,侍僮說他可能要過十天半月才能回來,劉備只得悵然而歸。
        第二次,劉備得知諸葛亮已經(jīng)回來,連忙再往隆中拜訪。劉、關、張三人冒雪來到莊上,見上次那名小僮正在院子里掃雪,就問他:
        “諸葛先生在家嗎?”
        “在,”小僮點點頭說,“先生正在看書?!?br/>        劉備大喜過望,忙隨小僮進入草堂。不料諸葛亮不在,只有他的弟弟諸葛均,諸葛均說諸葛亮有要事出門,要過好幾天才能回來。劉備仿佛被人當頭澆了一盆冷水,非常失望。
        回到新野后,過了沒幾天,劉備又要去拜訪諸葛亮。關羽和張飛都認為已經(jīng)去過兩次,諸葛亮要是明事理,應該來回拜,勸劉備不要去了。劉備卻說:
        “我無權無勢,諸葛亮如能看在我的誠意上,出山與我們共事,那就是我的造化了。你們不去我自己去!”
        關羽和張飛拗不過他,只好陪著他去。
        三人再次來到隆中。諸葛亮親自走出草堂相迎。劉備讓關羽和張飛等在外面,自己和諸葛亮進入草堂。
        進入草堂后,劉備和諸葛亮就天下形勢作了分析。諸葛亮獨到的看法使劉備深為嘆服,愿以諸葛亮為軍師,請他出山相助,重振漢室。
        諸葛亮為劉備“三顧茅廬”的誠意深深感動,決定離開隆中,輔助劉備,實現(xiàn)自己的政治抱負。從此,他成為劉備的主要謀士。
        以后,劉備根據(jù)諸葛亮的策略,聯(lián)孫攻曹,取得赤壁大戰(zhàn)的勝利,還攻占了荊州和益州,建立了蜀漢政權。蜀、魏、吳三國鼎立的局面從此形成。
        后來,人們就用“三顧茅廬”這個成語來比喻誠心誠意去邀請或拜訪。

開通會員,享受整站包年服務立即開通 >
說明: 本文檔由創(chuàng)作者上傳發(fā)布,版權歸屬創(chuàng)作者。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點擊申訴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