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釋:
一去就不再回來了。形容時間過去了就不會再回來,或人離開了就不再回來。
出處:
這個成語的出處來自多個古代文獻,但較為常見的是與《史記》相關的引用,不過需要明確的是,《史記》原文中并沒有直接出現(xiàn)“一去不復返”這五個字,但其中的意境與這個成語相符?,F(xiàn)代人們常常將這個意境總結為“一去不復返”的成語。實際上,這個成語很可能是后人在使用語言過程中逐漸形成的固定表達。
引申意義:
除了字面上的離開不再回來,還常用來形容時間的流逝,如青春、機會等一旦失去就不會再回來。
比喻意義:
比喻時間的流逝不可挽回,或某些事物、人一旦失去就無法找回。
近義詞:
不復返、有去無回、一去不回頭。
反義詞:
卷土重來、反復無常(注:這些反義詞并不是完全對應“一去不復返”的所有含義,只是在某些上下文中可以表示與其相反的意思)。
辨析:
與“有去無回”相似,但“一去不復返”更強調(diào)一去之后的永恒性,不再有任何回來的可能性,而“有去無回”則更側(cè)重于表示單程的性質(zhì)。
文化內(nèi)涵與智慧:
1. 珍惜時間:這個成語提醒人們要珍惜時間,因為時間一旦流逝就再也回不來。它鼓勵人們要有所作為,不要虛度光陰。
2. 珍惜人與事:除了時間,這個成語也提醒人們要珍惜身邊的人和事,因為一旦失去可能就再也找不回來。它教導人們要懂得感恩和珍惜。
3. 決斷與勇氣:在某些語境下,這個成語也鼓勵人們在關鍵時刻做出決斷,因為有些機會一旦錯過就一去不復返。它要求人們要有遠見和勇氣。在中華文化中,“一去不復返”這個成語承載了深厚的哲理和人生智慧,它既是對過去的緬懷,也是對未來的警示。
成語故事:
戰(zhàn)國后期,秦國治理有方,國勢日益強大,對其他國家構成了很大的威脅。
為了刺殺秦王嬴政(即后來的秦始皇),燕國的太子丹到處尋找武藝高強的武士,終于找到了一個名叫荊軻的勇士。
公元前228年,秦國軍隊消滅了趙國,逼臨燕國境地。太子丹聽說后很焦慮,請荊軻趕快出發(fā)。荊軻說:“要刺殺秦王,首先要想法接近他。如果能獻上他渴望得到的燕國南部的土地和他的仇人樊於期的人頭,就好辦了?!?br/> 樊於期原來是秦國的大將,因為得罪了秦王,不得已逃到燕國來的。太子丹見荊軻說要樊於期的人頭,不由于心不忍。荊軻于是只好自己去找樊於期,對他說:“秦王無道,殺了將軍的父母宗族,這個深仇大恨將軍不是早就渴望報了嗎?如今我要去刺殺秦王,想借將軍的頭獻給秦王,這樣可以接近他,便于動手,不知將軍意下如何?”
樊於期聽荊軻這樣一說,毫不猶豫拔出寶劍,說:“我天天做夢都想著報仇雪恨,心都快熬爛了。直到今天才得到你的開導?!?br/> 說完,樊於期就刎頸自殺了。太子丹聽說后非常悲痛,派人把樊於期的人頭盛在木盒里,把它和燕國南部的地圖一起交給荊軻,還幫荊軻找了一個幫手秦舞陽。
臨行這一天,荊軻想同一個住得較遠的朋友一起去,因此遲遲沒有出發(fā)。太子丹以為荊軻后悔了,就問他:“太陽已經(jīng)下山了,你有動身的意思嗎?”
荊軻說:“我不過在等一個朋友,既然你這么說,那么我們就走吧!”
太子丹等人知道荊軻不可能活著逃出秦國,就都穿白衣到易水邊為他餞行。荊軻在他朋友高漸離擊筑(古代樂器)伴奏下,慷慨悲愴地放聲高歌:“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
在場的人聽了他的歌聲,都不禁潸然淚下。
唱完歌,荊軻頭也不回地踏上征途。后來,他行刺沒成功,被秦王所殺,死在秦廷。
后來,人們就用“一去不復還”這個成語,來指去了之后不再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