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辭》注本,四卷,清林云銘撰。云銘字西仲,福建侯官(福建省福州市)人。順治十五年(1658)進士,曾官徽州通判。著有《挹奎樓集》《莊子因》等。林氏著此書頗自負,他一筆否定過去的《楚辭》研究與注釋,說:“二千年中,讀《騷》者...[繼續(xù)閱讀]
海量資源,盡在掌握
《楚辭》注本,四卷,清林云銘撰。云銘字西仲,福建侯官(福建省福州市)人。順治十五年(1658)進士,曾官徽州通判。著有《挹奎樓集》《莊子因》等。林氏著此書頗自負,他一筆否定過去的《楚辭》研究與注釋,說:“二千年中,讀《騷》者...[繼續(xù)閱讀]
《楚辭》注本,十卷,包括卷首,正文六卷,說一卷,清蔣驥撰。驥字涑塍,武進(江蘇省常州市)人。康熙時生員,困于場屋三十余年,畢其生之力研究楚辭。蔣注比較細致,幾乎一字一句皆有注,不避難就易,特別是書中附有屈原行蹤地圖五張...[繼續(xù)閱讀]
《楚辭》注本,七卷,《通釋》二卷,《音義》三卷,清戴震撰。震(1723~1777)字東原,安徽休寧人,乾隆間舉人,著名的樸學家,深通音韻、訓詁、天文歷算、史地等學科,對經(jīng)學研究有很大的貢獻,并參加了《四庫全書》的編纂工作。戴氏認為...[繼續(xù)閱讀]
總集名,六十卷,南朝梁蕭統(tǒng)編選,唐李善注。統(tǒng)(501~531)字德施,南蘭陵(江蘇省常州市西)人。梁武帝蕭衍長子,天監(jiān)元年(502)立為太子。病逝后道謚昭明,故世稱昭明太子。善(630~689)江都(江蘇省揚州市)人。曾任太子內(nèi)率府錄事參軍,崇賢...[繼續(xù)閱讀]
古詩選本十卷,南朝陳徐陵編選。陵(507~583)字教穆,東海郯縣(山東省郯城縣)人。南朝梁時曾為東宮學士、通直散騎侍郎,后入陳歷任五兵尚書,尚書左仆射、左光祿大夫、太子少傅,為南朝著名宮體詩人,其詩文為當時所宗,與庾信齊名...[繼續(xù)閱讀]
詩文總集,二十一卷,詩二卷,編者姓名不詳,相傳為唐人舊藏本,北宋孫巨源(洙)得之于佛寺經(jīng)龕之中。書中共收從東周到南朝齊詩、賦、雜文共二百六十篇,南宋韓元吉整理編次,分為九卷。南宋章樵又加以注釋,擴為二十一卷。樵(?~1...[繼續(xù)閱讀]
詩文總集,一百十八卷,明張溥編纂。溥(1602~1642)字天如,江蘇太倉(江蘇太倉縣)人。崇禎間進士,授庶吉士,崇禎二年(1629)組織當?shù)孛?創(chuàng)為文社,以“世教衰,此其復起,名社曰‘復’”。這個社團在反對閹黨和抗清斗爭中起過作用。唐...[繼續(xù)閱讀]
詩文總集,一千卷,詩二百卷,宋太宗時李昉、扈蒙、徐鉉、宋白等人奉旨編纂。昉(925~996)字明遠,深州饒陽(河北省饒陽)人。曾為參知政事,拜平章事。扈蒙(915~986)幽州安次(河北省安次縣)人,字日用,曾任史館修撰。徐鉉(917~992)揚州廣...[繼續(xù)閱讀]
詩選集,二十卷,清顧沅編選。沅字湘舟,號滄浪漁父,道光中(1821~1850)官教諭,家藏舊籍及金石文字為三吳之冠。嘉慶之后清朝很快衰落,道光二十年(1840)爆發(fā)了鴉片戰(zhàn)爭,從此內(nèi)憂外患日益嚴重。此書出版于鴉片戰(zhàn)爭前夕,不能不說編者...[繼續(xù)閱讀]
詩總集,八卷,南宋孫紹遠編。紹遠字稽促,居里不詳,約為淳熙(1174~1189)時人。題畫詩是中國古典詩歌中的一大類,其思想、藝術都達到很高的成就,特別是到了宋代,詩已經(jīng)成為文人畫的組成部分。孫氏認識到“畫之有益于人也多矣,今...[繼續(xù)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