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退耕還林工程自1995年起,尉氏縣等就在原有的采伐跡地上進行治沙造林,當時也稱之為退耕還林。真正意義上作為國家重點工程項目的退耕還林工程,是隨著全省退耕還林工程的開展而啟動的。當時的具體要求是:堅持宜林則林、宜...[繼續(xù)閱讀]
海量資源,盡在掌握
一、退耕還林工程自1995年起,尉氏縣等就在原有的采伐跡地上進行治沙造林,當時也稱之為退耕還林。真正意義上作為國家重點工程項目的退耕還林工程,是隨著全省退耕還林工程的開展而啟動的。當時的具體要求是:堅持宜林則林、宜...[繼續(xù)閱讀]
一、森林資源保護與發(fā)展現(xiàn)狀(一)森林資源經營管理1.森林資源經營管理存在的問題新中國成立50多年來,尤其是改革30多年以來,開封市林業(yè)與生態(tài)建設取得了巨大成績。但林業(yè)工作還存在一些深層次的矛盾與問題,面對國家和社會提出...[繼續(xù)閱讀]
一、地形地貌洛陽市地處中國地勢三大階梯東部前緣和中國黃土高原東南部邊緣,是中國東西構造區(qū)和南北地質分布的主要分界區(qū)。北與太行山前緣相望,南部沿伏牛山主脊,與南陽市相連,東與嵩山萁山山地相接,西與伏牛山西段和小秦...[繼續(xù)閱讀]
根據2007年調查,洛陽市林業(yè)用地總面積792973.75hm2,其中有林地624657.77hm2,疏林地2566.30hm2,灌木林地64049.51hm2(其中國家特別規(guī)定灌木林地19820.31hm2),未成林造林地11910.58hm2,苗圃地2281.21hm2,無立木林地1125.60hm2,宜林地85371.10hm2,輔助生產林地10...[繼續(xù)閱讀]
一、資源結構全市森林資源,按樹種組成類型分,純林57.42萬hm2、蓄積2529.97萬m3,分別占總量的92.1%、89.1%;混交林4.94萬hm2、蓄積307.69萬m3,分別占總量的7.9%、10.9%。按起源分,天然林45.45萬hm2、蓄積2152.29萬m3,人工林14.76萬hm2、蓄積583.70萬m3...[繼續(xù)閱讀]
根據《河南省林業(yè)生態(tài)效益評價》(黃河水利出版社,2006年12月)選取的指標體系和2007年洛陽市二類調查數據,對洛陽市森林當前綜合效益進行測算。全市森林資源年綜合效益達1736.47億元,其中生態(tài)效益1710.73億元,經濟效益19.50億元,社會...[繼續(xù)閱讀]
一、國家重點工程(一)天然林保護工程按照“加強管護、積極培育”的原則,對列入工程區(qū)范圍內的45.06萬hm2林地繼續(xù)實行全面有效管護,改善森林質量,增強林地生產力。主要涉及欒川、嵩縣、宜陽、洛寧、伊川、新安、孟津等。(二...[繼續(xù)閱讀]
一、森林資源保護與發(fā)展現(xiàn)狀(一)森林資源經營管理近年來,洛陽市森林資源保護力度得到空前加強,經營管理體系進一步完善。市、縣兩級分別建立了森林資源保護與管理機構,嚴格森林資源經營管理制度,從體制和制度上織就了橫向...[繼續(xù)閱讀]
一、地形地貌平頂山市處于豫西山地和淮河平原的過渡地帶,地理坐標介于東經112°14′~113°45′,北緯33°08′~34°20′之間,南北寬140km,東西長150km,總面積7882km2,地勢西高東低,階梯形緩慢傾斜。地貌類型中,山脈、丘陵、平原、河谷、...[繼續(xù)閱讀]
據2007年調查平頂山市林業(yè)用地面積242944hm2,其中有林地面積194823hm2,疏林地2444hm2,灌木林地4190hm2,未成林造林地8391hm2,苗圃地741hm2,無立木林地326hm2,宜林地31991hm2。平頂山市森林覆蓋率24.98%,林木綠化率26.39%。各縣(市、區(qū))森林資源分布情...[繼續(xù)閱讀]